存量焕新进行时|补齐短板惠民生,“一老一小”暖民心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我国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要转变城市发展理念,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近年来,十大网络赌博网站排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以老旧小区改造为重要抓手,通过“补短板、强基础”提升居住品质,服务“一老一小”;通过“重保护、增活力”推动有机更新,激发片区潜能;通过“聚合力、促共赢”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不断提升城市安全韧性和宜居水平,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助力实现老城市新活力。
聚焦基础短板,解决民生痛点
改造工作首要任务就是解决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老化、功能缺失等“硬伤”。结合城市体检发现问题和城市居住社区补短板行动,制定老旧小区改造内容及标准指引,涵盖基础、完善、提升、统筹四大类60项改造内容,对失养失修失管的小区按照高标准实施优先改造。聚焦居民急难愁盼问题,系统推进水、电、气、路等硬件设施改造,推进老旧管网更新,实施雨污分流;修缮小区道路,畅通消防通道,完善照明系统,小区设施功能得到显著提升,居民生活更安全、更便捷。截至2025年8月,全市完成改造1233个老旧小区,累计改造老旧建筑6978.28万平方米,完善消防设施12.7万余个,修缮小区道路197.71万平方米,惠及93.84万户家庭、300.29万居民。
如新港西路231号微改造项目通过改造实现旧貌换新颜:昔日坑洼路面变得平整洁净、破损脱落的黄皮墙得到修复,照明设施得到补充完善……据统计,项目改造地下排水管2600米,改造给水管200米,新增公共照明28个,更换消防设施(灭火器)152个,加装楼道扶手450米,围墙改造811平方米,屋面防水隔热改造1560平方米,地面透水砖铺砖2580平方米。
(新港西路231号微改造项目建筑外立面改造前后)
(新港西路231号微改造项目路面、围墙改造前后)
改善环境面貌,打造共享空间
老旧小区改造不仅要解决“能不能”住的问题,还要解决住得“好不好”的问题。结合改造大力整治小区环境卫生,拆除违建、清理杂物,整治空中“三线”,完善垃圾分类设施,营造干净、整洁、优美、宜居的小区环境。梳理优化区域交通流线,改善慢行系统,增加机动车或非机动车泊位。因地制宜铺设透水砖,推动增绿补绿,盘活闲置或低效用地,植入体育健身设施,变“边角地”“闲置地”为“活力场”。截至目前,老旧小区改造累计整治“三线”约3250千米,新增社区绿地和公共空间1543个,让居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愿望成为现实,从昔日“不愿下楼”到如今的“漫步庭院、欢声笑语”。
新港西路231号项目以改造为契机,进行拆违整治,对场地功能进行整合规划,增加公共活动空间及休息座椅、休息亭、健身设施等功能设施,注重增加适老化扶手,贴防滑面砖、设施圆角化处理等细节设计,提升小区功能品质。拓展儿童活动空间,增加儿童娱乐设施,通过地面图案增加场地趣味性,满足儿童玩乐需求。
(新港西路231号项目新增儿童乐园)
紧扣“一老一小”,完善服务供给
“一老一小”牵动万千家庭,关乎民生福祉。以老旧小区改造为契机,大力完善“一老一小”服务设施。在关爱“老”的方面,针对老旧社区老龄化趋势,积极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合理设置坡道、扶手,累计增设无障碍通道约288千米,完成电梯加装逾13000台。整合民政、教育、卫健委等部门及社会组织等资源力量,因地制宜建设长者饭堂45处、日间照料中心32处,改造或增设老年活动室32处,进一步满足老年人在居住环境、日常出行、健康服务、养老服务、社会参与方面的需求,打造“十五分钟”养老服务圈。在呵护“小”的方面,越秀区在洪桥、白云、珠光、人民、黄花岗等街道,通过补充止车石及减速带、设置等候或玩乐区、植入历史文化或艺术彩绘墙等,打造上学更安全、放学有乐趣、历史有传承的“最美上学路”;结合小区空间条件,改造或新建儿童游乐场、体育场所等,累计新增室外儿童活动场所181处、室内儿童活动场所23处、儿童游乐设施395套。为孩子们提供安全、友好的活动空间。
六榕街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结合改造同步盘活存量资源,将低效公共空间、闲置设施,改作公共设施和便民设施。聚焦“一老”,新增社区饭堂,在满足长者就餐需求的前提下,同时面向其他社区居民、新就业群体开放。饭堂面积203平方米,内设90多个就餐位。饭堂日均就餐量约400多人次,截至日前服务社区居民超13万人次,其中长者就餐人数占6成。聚焦“一小”,利用颐康服务站部分闲置空间嵌入建设六榕街普惠托育园,总面积近125平方米,其中室内面积106平方米,室外约19平方米,具有“小而美,小而精”的特点。托育园于2024年8月份开始运营,共提供20个托位,目前入托人数为16人,运营至今共服务198人次。聚焦“全龄段”,打造全龄友好的社区艺养中心,立足社区辐射服务周边。通过“场地+运营+课程师资”的方式引入社会化运营服务,为不同年龄段开设了20多门特色课程,探索形成“白天长者学堂,晚上青年夜校,周末小区少年宫”的运营模式,每周对外开放不少于56小时,累计服务超5000人次。开展合唱、舞蹈、书画、非遗体验等多样文化活动50余场。探索新增邻里交流茶饮坊、430学堂、能人巧匠、社区大健康主题等功能体验,构建集文化体验、便民服务、社群互动、康养医疗于一体的综合性社区文化枢纽。
(六榕街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结合改造新增社区饭堂)
(六榕街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结合改造新增普惠托育园)
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服务功能更加健全,“一老一小”得到更好关爱,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下一步,十大网络赌博网站排行将继续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倾听民意,精准施策,把民生短板补得更实,把民生根基筑得更牢。